敦珠佛學會   蓮花海第54期

修行重點與偏差(4.20) 

移喜泰賢金剛上師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敦珠佛學會

 

上師簡介 / Guru Introduction      返回目錄 / return to Content

 

 

(按以下標題,即可前往該段內容。請依次序閱讀以保持內容的銜接。)

應如何選擇上師 真假上師 真假傳承 對佛法疑惑的問與答

蓮師對所有修行人之各種教誨與修行忠告,均離不開特別指出「見」與「行」(見解與行為)之雙互關係及其重要性。 

蓮師對修行人,特別開示所謂「修行」,必須先行圓滿及具足

  1. 「十種基礎」前往有關內容

  2. 注意「修行之十種過患」、前往有關內容

  3. 「修法十要」前往有關內容

何謂「修行之十種基礎」、「修行之十種過患」及「修法十要」呢?

蓮師簡介 / Guru Rinpoche Introduction

 

「修行之十種基礎」

(一)  汝應於「見」具決定,瞭悟所有一切教授,猶如金翅鳥翱翔於空。 

(二)  汝應於「行」極堅定,不為威嚇所動搖,猶如象過河。 

(三)  汝應以「正定」修持,除無明黑暗,猶如暗室中燃燈。 

(四)  汝應藉「教授」來圓滿目標,於汝之自性中解脫諸相,猶如獲如意之寶珠。 

(五)  汝應以「灌頂」進入諸種次第,離墮輪迴之恐懼,猶如王子升於寶座。 

(六)  汝應以「三昧耶」守護諸根,不令行為空過,猶如肥沃之土地。 

(七)  汝應以學習自作解脫,於法之各方面嫺熟,猶如良馬得脫羈繩。 

(八)  汝應比較一切法源,瞭解佛法一切學理,猶如蜂之覓巢。 

(九)  汝應收集為一點,瞭知無數教法實為一味,猶如商人獲得盈利。 

(十)  汝應達知見顯著處,清楚瞭悟一切教法,猶如達須彌山峰。 

(詳細解釋請參閱「蓮花海」第3334期之「修行重點與偏差」一文。)

前往33期   前往34期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總結(1)

蓮師云:「藏土之人若欲不以上諸基礎而得學養,實不能得入要義,而僅能為宗見之徒,此為不以以上十基礎而作嫺熟之過患也!(註:蓮師為藏傳佛教之始祖,又名「蓮花生大士」。) 

意譯 -- 蓮師云:「凡修持『密宗』的修行人,若果不想以上述之十種基礎作為他修行的學習及長養自己內涵的對象,將無法進入修行的要義,而僅僅只能是一個充滿宗派門戶之見的人,這是因為他們不對上述之十種基礎熟習而引起的過失及後患 

蓮師   蓮師簡介 / Guru Rinpoche Introduction

 

「修行之十種過患」

蓮師云:「若不能具足上列之十基礎,汝則有修法不成就之十種過患。」 

第一種過失與後患:

蓮師云:「若不能以決定,則有肯定之過患。」 

第二種過失與後患:

蓮師云:「若不以品行得堅定,則有見與行為不配合之過患。」 

第三種過失與後患:

蓮師云:「若不知以正定而修,不能入於法性。」 

第四種過失與後患:

蓮師云:「若不以口授圓滿目標,不懂修行之法。」

第五種過失與後患:

蓮師云:「若不以灌頂漸次非為修法之器。 

第六種過失與後患:

蓮師云:「若不以三昧耶守護根基,所種者只為地獄種子。」 

第七種過失與後患:

蓮師云:「若不以學習得解脫,則不能嘗法味。」 

第八種過失與後患:

蓮師云:「若不能比較諸法源,則不能打破宗派之界限。」

第九種過失與後患:

蓮師云:「若不能收集於一點,則無能瞭悟諸法根源。若不能知見之顯著處,則無以通達法之本性。」 

第十種過失與後患:

蓮師云:「若未以法修煉之所謂尊師,不知法超乎宗見。其人以偏見互相攻擊,以各乘皆自成立故。勿涉諸爭辯,任運放下。」

(詳細解釋請參閱「蓮花海」第3541期之「修行重點與偏差」一文。)

前往35-40期  前往41期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蓮師的開示

移喜磋嘉白云:此等過患何以成也?何以理之?” 大師云:若不能以〝見〞決定,則有〝肯定〞之過患。此為首要著手處。】

 (詳細解釋請參閱「蓮花海」第42期之「修行重點與偏差」一文。)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蓮師  蓮師簡介 / Guru Rinpoche Introduction

 

「修行十要」

修行第一要:

【蓮師開示云:修法時應具十要。磋嘉瑪白云:何謂十要?大師云:汝應具不動之信為要點,如河。】(詳細解釋請參閱「蓮花海」第43期之「修行重點與偏差」一文。)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修行第二要:

【蓮師開示云:汝應具無仇之悲之要點,如日。】(詳細解釋請參閱「蓮花海」第44期之「修行重點與偏差」一文。)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修行第三要:

【蓮師開示云:汝應具無私之捨之要點,如泉。】(詳細解釋請參閱「蓮花海」第45期之「修行重點與偏差」一文。)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修行第四要:

【蓮師開示云:汝應具無瑕之三昧耶之要點,如水晶球。】(詳細解釋請參閱「蓮花海」第46期之「修行重點與偏差」一文。)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修行第五要:

【蓮師開示云:汝應具離邊之見之要點,如虛空。】(詳細解釋請參閱「蓮花海」第47期之「修行重點與偏差」一文。)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修行第六要:

【蓮師開示云:汝應具離沉掉之定之要點,如黎明。】(詳細解釋請參閱「蓮花海」第49期之「修行重點與偏差」一文。)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修行第七要:

【蓮師開示云:汝應具離取捨之行為之要點,如豬狗。】(詳細解釋請參閱「蓮花海」第50期之「修行重點與偏差」一文。)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修行第八要

【蓮師開示云:汝應具離拼除及欲成就之果之要點,如到純金之島。】(詳細解釋請參閱「蓮花海」第52期之「修行重點與偏差」一文。)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修行第九要

【蓮師開示云:汝應渴求法如飢人求食或渴人求水。】(詳細解釋請參閱「蓮花海」第53期之「修行重點與偏差」一文。)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今期精華

蓮師  蓮師簡介 / Guru Rinpoche Introduction

 修行第 十要

【蓮師開示說:很多人只懂逃避,不以修行作為重點,只以財富作為目的。你無法在死時帶走財富,因此要確定不要下墮投生惡道。】

 

世間的眾生,大部份都是自欺欺人的。尤其是大部份的修行人,既覺得佛法很好,可以幫助自己脫離輪迴之苦,但一開始修行,就已經採取逃避的態度,例如:

1.    遲些修也未遲;

2.    資糧不足,等遲些有足夠資糧才修吧;

3.    在積聚財富之後,又覺得不足夠,等再豐富些才修吧;

4.    等財富更豐厚時,又覺得守之不易,等下一代可以接手時才修吧;

等到想修行時,已經人老體弱,記憶力衰退,即使自我照顧的能力都很有限。所謂的修行,馬馬虎虎、毫無效率、差強人意。稍為深入一點的修行都不可能做到,而所修的,究竟能否幫助自己在死時,確保不會下墮投生惡道呢?也是不肯定的。

當然,有很多人會欺騙自己及別人說:「只要信,就會得救。只要連續唸足十聲佛號,就一定得救。」這些違反「因果法則」的言語,用來安慰快將死亡而又修行力不足的人,總是好的。可惜「業力不可思議」,若果並無「一心不亂、心不顛倒」的定力,也休想可以直接聯絡諸佛菩薩來救助。「業風」的勾召能力,在你心有所失之際,已經把你牽到惡道投生去了,也來不及繼續唸佛號。(詳情請參看影片「業力的不可思議」:

 

粵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nLtuXbv3qQ

國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s8JEn5GbAw

要「心念」比「業風」更快,不是依靠音聲的佛號,而是在生前就要訓練及修持「觀想」的心念。即使只是短暫的定力,並非「若一日、若二日…… 以至若七日」的定力,這些「觀想」的心念,依此短暫的定力,已足以將自己與諸佛菩薩直接連結,獲得救助,比「業風」更快一步。

究竟「觀想」的心念要「觀想」什麼?其中的程序如何?要維持多久?要如何訓練?還要配合什麼助緣,才足以確保自己不會下墮投生惡道呢?種種的條件,都繫於你能否尋得一位「真上師」。而這位「真上師」可以直接與你溝通、可以講解及教授佛法真理及上述的教授、可以跟進你的修行等等條件,都必須具足

能否成功的「主因」,是你能否及早決心修行,不再諸多藉口的逃避及等待。而「助緣」則是你能否尋得一位「真上師」。「主因」與「助緣」配合,就是確保自己不會下墮投生惡道的全部條件。這是蓮師開示的修行第十要。

很多人以為不會那麼容易下墮投生「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的。要知道,來自「三惡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牲道」的磁場吸力,比任何級數的龍捲風都要強。其覆蓋範圍之廣,比天羅地網還要密。因此未經對題的「心力(觀想) 」訓練的眾生,根本無可能與之抗衡或匹敵。也因此,釋迦牟尼佛曾在無數的經典上,教授對題的「心力(觀想) 」方法,包括「淨土宗」的「彌陀十六觀」。可惜眾生愚痴,棄「心力(觀想) 」訓練而只取音聲。「十念」被人扭曲為「連續唸佛號十聲」,並非經文的原意。詳情請參看 「第22期、51期蓮花海:瀕死體驗的意義」一文,有詳細的解釋。前往第22期   前往第51期

要知道,「萬法唯心」,尤其在靈界,全部以「心識」運行。「音聲」是極次等的能量,在真空狀態下甚至不能通行,無法有效及靈活地運用於靈界。誤導眾生單靠「音聲」修行,只會令能夠成功往生淨土的機會率變成微乎其微。同時也令眾生疏於防範真正的死後危機、錯失受正確訓練的機會。

當眾生明白這種大自然的運作原理、明白「心識」的運作特性、明白「主因」的重要性,就不會再「心存依賴、毫無覺性、不思悟解、只重迷信與加持」了。 (詳情請參看「蓮花海」第5152期「瀕死體驗的意義」一文。前往第51期 前往第52期 ) 因此蓮師將「修行第十要」定為「不要逃避修行」。.......... (待續)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應如何選擇上師 真假上師 真假傳承 對佛法疑惑的問與答

第三十三期:修行之十種基礎 (1)

• 汝應於「見」具決定,瞭悟所有一切教授,猶如金翅鳥翱翔於空。

• 汝應於行極堅定,不為威嚇所動搖,猶如象過河。

• 汝應以正定修持,除無明黑暗,猶如暗室中燃燈。

• 汝應藉教授來圓滿目標,於汝之自性中解脫諸相,猶如獲如意之寶珠。

• 汝應以灌頂進入諸種次第,離墮輪迴之恐懼,猶如王子升於寶座。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第三十四期:修行之十種基礎 (2)

• 汝應以「三昧耶」守護諸根,不令行為空過,猶如肥沃之土地。

• 汝應以學習自作解脫,於法之各方面嫺熟,猶如良馬得脫羈繩。

• 汝應比較一切法源,瞭解佛法一切學理,猶如蜂之覓巢。

• 汝應收集為一點,瞭知無數教法實為一味,猶如商人獲得盈利。

• 汝應達知見顯著處,清楚瞭悟一切教法,猶如達須彌山

峰。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第三十五期:修行之十種過患 (1)

• 第一種過失與後患–蓮師云:「若不能以見決定,則有肯定之過患。」

• 第二種過失與後患–蓮師云:「若不以品行得堅定,則有見與行為不配合之過患。」

• 第三種過失與後患–蓮師云:「若不知以正定而修,不能入於法性。」

• 第四種過失與後患–蓮師云:「若不以口授圓滿目標,不懂修行之法。」

• 第五種過失與後患–蓮師云:「若不以灌頂漸次,非為修法之器。」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第三十六期 : 修行之十種過患 (2)

• 第六種過失與後患–蓮師云:「若不以三昧耶守護根基,所種者只為地獄種子。」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第三十七期:修行之十種過患 (3)

• 第七種過失與後患–蓮師云:「若不以學習得解脫,則不能嘗法味。」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第三十八期:修行之十種過患 (4)

• 第八種過失與後患–蓮師云:「若不能比較諸法源,則不能打破宗派之界限。」()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第三十九期:修行之十種過患 (5)

• 第八種過失與後患–蓮師云:「若不能比較諸法源,則不能打破宗派之界限。」()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第四十期:修行之十種過患 (6)

• 第九種過失與後患–蓮師云:「若不能收集於一點,則無能瞭悟諸法根源。若不能達知見之顯著處,則無以通達法之本性。」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第四十一期:修行之十種過患 (7)

• 第十種過失與後患–蓮師云:「若未以法修煉之所謂尊師,不知法超乎宗見。其人以偏見互相攻擊,以各乘皆自成立故。勿涉諸爭辯,任運放下。」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第四十二期:「正確的見解」在修行上的重要性

• 蓮師的開示:【磋嘉瑪白云:“此等過患何以成也?何以理之?”大師云:1.若不能以“見”決定,則有“肯定”之過患。此為首要著手處。】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第四十三期:

• 修行第一要:【蓮師開示云:“修法時應具十要。”磋嘉瑪白云:“何謂十要?”大師云:汝應具不動之信為要點,如河。】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第四十四期:

• 修法第二要:【蓮師開示云:汝應具無仇之悲之要點,如日。】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第四十五期:

• 修法第三要:【蓮師開示云:汝應具無私之捨之要點,如泉。】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第四十六期 :

• 「修法第四要」:汝應具無瑕之三昧耶之要點,如水晶球。

• 「唐密、東密、藏密」的「三昧耶戒」有何分別?

• 「三昧耶戒」建基於「三三平等一致」之理,這是什麼義理?

• 「三昧耶戒」的「戒體、戒相、戒行、戒法」是什麼?

• 受持「三昧耶戒」後,如何方算是「破犯三昧耶」呢?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第四十七期:

• 「修法第五要」:汝應具離邊之見之要點,如虛空。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第四十九期:

• 「修法第六要」:汝應具離沉掉之定之要點,如黎明。

• 「習定」方法的「因」與「果」

• 「出世間定」的修持程度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第五十期:

• 「修法第七要」:修行第七要

【蓮師開示云:汝應具離取捨之行為之要點,如豬狗。】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第五十二期:

蓮師開示云:汝應具離拼除及欲成就之果之要點,如到純金之島。】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第五十三期:

修行第九要」:【蓮師開示說:你在修持時,應該具備一種渴求之心,渴求「法」的獲得。就如一個飢餓的人,渴求食物一樣。又如一個口渴的人,渴求水一樣。】

  • 為什麼要渴求呢?

  • 渴求是否一種「執著」,會影響「法性」的修持嗎?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第五十 四期:

修行第十要」:【蓮師開示說:很多人只懂逃避,不以修行作為重點,只以財富作為目的。你無法在死時帶走財富,因此要確定不要下墮投生惡道。】

前往有關內容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

 

 
Create your free online surveys with SurveyMonkey , the world's leading questionnaire 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