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頁首

留下通訊1

 

 

 

 

 

 

 

 

 

 

 

 

 

 

 

 

 

 

 

 

 

 

 

 

 

 

 

 

 

 

 

 

 

 

 

 

 

 

 

 

 

 

 

 

 

 

 

 

 

返回頁首

留下通訊1

 

 

 

 

 

 

 

 

 

 

 

 

 

 

 

 

 

 

 

 

 

 

 

 

 

 

 

 

 

 

 

 

 

 

 

 

 

 

 

 

 

 

 

 

 

返回頁首

留下通訊1

 

 

 

 

 

 

 

 

 

 

 

 

 

 

 

 

 

 

 

 

 

 

 

 

 

 

 

 

 

 

 

 

 

 

 

 

 

 

 

 

 

 

 

 

 

 

 

 

 

 

 

 

 

 

 

 

 

 

 

 

 

 

 

 

返回頁首

留下通訊1

 

 

 

 

 

 

 

 

 

 

 

 

 

 

 

 

 

 

 

 

 

 

 

 

 

 

 

 

 

 

 

 

 

 

 

 

 

 

 

 

 

 

 

 

 

 

 

 

返回頁首

留下通訊1

 

 

 

 

 

 

 

 

 

 

 

 

 

 

 

 

 

 

 

 

 

 

 

 

 

 

 

 

 

 

 

 

 

 

 

 

 

 

 

 

 

 

返回頁首

留下通訊1

 

 

 

 

 

 

 

 

 

 

 

 

 

 

 

 

 

 

 

 

 

 

 

 

 

 

 

 

 

 

 

 

 

 

 

 

 

 

 

 

 

 

 

 

 

 

 

 

 

 

 

 

 

 

 

 

 

 

 

 

 

 

 

 

 

 

返回頁首

留下通訊1

 

 

 

 

 

 

 

 

 

 

 

 

 

 

 

 

 

 

 

 

 

 

 

 

 

 

 

 

 

 

 

 

 

 

 

 

 

 

 

 

 

 

 

 

 

 

 

 

 

 

 

 

 

 

 

 

 

 

 

 

 

 

 

 

 

 

 

 

返回頁首

留下通訊1

 

 

 

 

 

 

 

 

 

 

 

 

 

 

 

 

 

 

 

 

 

 

 

 

 

 

 

 

 

 

 

 

 

 

 

 

 

 

 

 

 

 

 

 

 

 

 

 

 

 

 

 

 

 

 

 

 

 

 

 

 

 

 

 

 

 

 

 

 

 

 

 

 

 

返回頁首

留下通訊1

 

 

 

 

 

 

 

 

 

 

 

 

 

 

 

 

 

 

 

 

 

 

 

 

 

 

 

 

 

 

 

 

 

 

 

 

 

 

 

 

 

 

 

 

 

 

 

 

 

 

 

 

 

 

 

 

 

 

 

 

 

 

 

 

 

 

 

 

 

 

 

 

 

 

 

返回頁首

留下通訊1

 

 

 

 

 

 

 

 

 

 

 

 

 

 

 

 

 

 

 

 

 

 

 

 

 

 

 

 

 

 

 

 

 

 

 

 

 

 

 

 

 

 

 

 

 

 

 

 

 

 

 

 

 

 

 

 

 

 

 

 

返回頁首

留下通訊1

 

 

 

 

 

 

 

 

 

 

 

 

 

 

 

 

 

 

 

 

 

 

 

 

 

 

 

 

 

 

 

 

 

 

 

 

 

 

 

 

 

 

 

 

 

 

 

 

 

 

 

 

 

 

 

 

 

 

 

 

 

 

 

返回頁首

留下通訊1

 

 

 

 

 

 

 

 

 

 

 

 

 

 

 

 

 

 

 

 

 

 

 

 

 

 

 

 

 

 

 

 

 

 

 

 

 

 

 

 

 

 

 

 

 

 

 

 

 

 

 

 

 

 

 

 

 

 

 

 

 

返回頁首

留下通訊1

 

 

 

 

 

 

 

 

 

 

 

 

 

 

 

 

 

 

 

 

 

 

 

 

 

 

 

 

 

 

 

 

 

 

 

 

 

 

 

 

 

 

 

 

 

 

 

 

 

 

 

 

 

 

 

 

 

 

 

 

 

 

 

 

 

 

 

 

 

 

 

 

 

 

返回頁首

留下通訊1

 

 

 

 

 

 

 

 

 

 

 

 

 

 

 

 

 

 

 

 

 

 

 

 

 

 

 

 

 

 

 

 

 

 

 

 

 

 

 

 

 

 

 

 

 

 

 

 

 

 

 

 

 

 

 

 

 

 

 

 

 

 

 

 

 

 

 

 

 

 

 

 

 

 

 

 

 

 

 

 

 

 

 

 

 

 

 

 

 

 

 

 

 

返回頁首

留下通訊1

 

 

 

 

 

 

 

 

 

 

 

 

 

 

 

 

 

 

 

 

 

 

 

 

 

 

 

 應如何選擇你的佛法皈依「上師」

敦珠佛學會

返回皈依頁面

 

 

應如何選擇上師  真假上師  真假傳承  對佛法疑惑的問與答  佛法影片精選 

 尋找佛法導師的標準及危險處 (影片)   對學佛人的忠告及真假弘法者之分(粵語版影片)

 對學佛人的忠告及真假弘法者之分(國語版影片)   能否「往生佛淨土」的三種重要條件(粵語版影片)

往生淨土或脫離輪迴或成佛的成敗關鍵與觀音成道的啟示(粵語)   心力是一種具吸力的磁場 ,所以皈依前要注意什麼? (粵語)

 如何才能積聚真正的功德 (粵語版影片)    「酬恩」的最佳方法與意義 (粵語版影片)

留下通訊及接收本會資訊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著

上師簡介 / Guru Introduction

「如量師」的定義是什麼?

修行而無人帶引,易行冤枉路、錯路,甚至出現下墮投生的情況。但修行而由一個不懂真正佛法、只懂「講神講鬼講神通」的人帶引,則一定會下墮投生,而且是情況極為慘厲的那一種。

要不被錯誤的人愚弄或危害,最重要的是先了解:

1.       究竟真正的「佛法」是什麼?

2.       修行佛法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了解上述兩件事,才可以「按圖索驥」地尋得能夠指引你修行的人。當你學習佛法及修持至某定程度的時候,才可以進一步成功尋得「如量師」。

因此,無法以言語講解無法以文字寫出「真正佛法」的人,都不是「可以指引你修行」的人。即是說,這種人,無資格做「上師」。現時在坊間,大部份的「上師」,都是只懂「做儀式、結手印、唸咒、講解修法儀軌、勸人行善」而已,無法以言語講解無法以文字寫出「真正的佛法」。對於深層佛法的闡述及分析,更加欠奉。他們都在講解、或寫出一些「相似的佛法」,但並非是「真正的佛法」。有一些更差的所謂「上師」,即使是「相似的佛法」也不懂,只強調自己「有傳承、有神通」,專注在「事相」之上,例如「儀式、設壇、表相」等外在的表徵。這種「上師」,會令跟隨者因過度迷執於「事相」而加速下墮投生。上述的情況,現在非常普遍。

為什麼要先了解「真正的佛法」是什麼呢?因為不了解「真正的佛法」,就一定會走錯路、及走冤枉路,兼且會引至下墮投生。因此必須尋得能夠以言語講解以文字寫出「真正佛法」的「上師」。這種「上師」,會有足夠的能力讓你認識「真正的佛法 :法性」,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又要先了解「修行佛法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呢?因為若果將修行佛法的目的「定錯位」,就一定會走錯路、及走冤枉路,兼且會引至下墮投生。因此必須尋得能夠以言語講解以文字寫出「真正佛法 :法性」的「上師」,向你解說修行佛法的真正目的應該是什麼。

當你「按圖索驥」地尋得能夠以言語講解以文字寫出「真正佛法」的人,下一步就要研究,什麼是「如量師」?這位能夠以言語講解以文字寫出「真正佛法」的「上師」,是否稀世難得的「如量師」。

跟據《華嚴經隨疏演義鈔》,闡述有兩種智慧,稱為「二智」。【一如理智,謂諸佛菩薩以如實之智,徹見實際之理,妙極寂靜,無增無減,是名如理智。二如量智,謂諸佛菩薩,究竟通達一切境界,若見眾生乖於理智,則成生死。若見眾生稱於理智,則得涅槃,是名如量智。】

白話文的意思,「二智」指:

1.       如理智 -- 諸佛菩薩,能夠以「如實的、無偏差的」慧,清晰而徹底地「觀察、了悟、印證」大自然的「真實不虛、與實際情況無偏差」的真理是:「法性」是妙極寂靜、無增無減的一種「自性/佛性/覺性」。這種智慧,稱為「如理智」。

2.       如量智 -- 諸佛菩薩,能夠徹底地「了解、明、至」一切的境界。若果見到有眾生偏離這種「自性/佛性/覺性」,偏離或這種「如理智」,就會構成「輪迴於生死」的情況。若果見到有眾生能夠恰好地「對「如理智」,就可以進入「法界」而獲得「涅槃」。這種能夠「稱量」眾生「心性」有否「偏差或恰當」的智慧,稱為「如量智」。

「如量師」的意思,是指這種「上師」,具有上述的「二智」。這種「上師」有兩種能力

1.       自己了解及向他人解釋「如理智」的能力 -- 這種「上師」不單可以徹底地「觀察、了悟、印證」出大自然的真理,就是有如《心經》描述的「法界」狀況一樣,(「法性」存在之界別,名「法界」。「法性」即「正等正覺的自性」。) 還可以「心領神會」地以言語講解、或以文字寫出其中的道理。這種「上師」可以將這些「真正的佛法」,為眾生「如實、如量」地講解(有關在「法界」運行「無所得」法則的詳情,請參看〔「修心篇(7) 心經精解、死後的「融入一體」與「修心、空性」的對應關係〕光碟,或到「敦珠佛學會」的Youtube 頻道:

http://www.youtube.com/user/DudjomBuddhist 觀看

前往觀看 (粵語版)  前往觀看 (國語版)

2.       觀察眾生的「心性」並加以糾正的能力 -- 這種「上師」,不單可以講解「如理智、如量智」,還可以觀察出眾生在「心性」上 1) 是否有偏離 、 2) 偏離了多少、  3) 偏離了什麼、 4) 應如何糾正、 5) 改進了多少、 6) 改進了什麼、 7) 改進後或未來的趨勢能夠恰好地對稱於「如理智」否?這種「上師」可以將這些「真正的佛法」,為眾生「如實、如量」地作出實際的、度身訂造的「指引、糾正、及訓練」。稱為百分之百的「如量師」。

若果這位「上師」能夠做到上述的第一種情況,但未能做到第二種情況。嚴格來說,他不是合格的「如量師」,只能夠說是「如量師」。若果這位「上師」能夠做到上述的兩種情況,就足以成為百分百真正的「如量師」。這種「如量師」,世間罕有。即使是「如量師」,也是有如鳳毛麟角般稀少。若果發現有這種「如量師」,切勿放棄,必須向其皈依。無論有多麼的困難和辛苦,都萬勿錯過。否則一旦錯過,千萬億劫也未必能夠再遇上。因為這種「如量師」,一定可以帶引你脫離輪迴的束縛,甚至「成佛」,最低限度也可以帶引你「往生淨土」。

 

真正「上師」的特質是什麼?

必須注意,也必須有充足的心理準備。這種「如量師」,非常嚴格。為了能夠為眾生「如實、如量」地作出實際的、度身訂造的「指引、糾正、及訓練」,這種「如量師」會以「戒律」作為準則,要求來皈依的人「嚴守戒律」。一旦發現皈依的人有「犯戒、偏離心性」的情況,就會要求皈依的人懺悔,並且進行「較嚴厲的指引、力度較大的糾正、及更嚴格的訓練與要求」。否則他就會無法「如實、如量」地救助眾生。這就是「如量師」,必定是「嚴師」根本原因。

因此要尋找「如量師」,並不困難,因為「如量師」的特質,十分明顯。「如量師」必定:

1.      解釋真正的「佛法」是什麼 -- 具有自己了解、及向眾生解釋「如理智」的能力。最具力的「如量師」,不單能以語言解釋,更能以文字表達出來,兩種表達能力兼備

2.      帶引弟子到達修行佛法的真正目的地 -- 具有為眾生「如實、如量」地作出實際的、度身訂造的「指引、糾正、及訓練」的能力。並且有勇氣及決心付諸實施,不會因為利益衝突而「視若無睹、見死不救、默不作聲」。例如:不會因為害怕失去弟子,而不作出調教、或調教的力度不足等。因此必定能夠帶引弟子脫離輪迴的束縛,甚至「成佛」,最低限度也可以帶引弟子「往生淨土」。

3.      專注觀察弟子的「心性」-- 若果觀察弟子的「心性」,根本無法調教弟子。弟子必定會走錯路、走冤枉路,因「差之毫厘、謬之千里」而下墮投生。

4.      注重「戒律」-- 若果注重「戒律」,根本無法有準則地成功帶引弟子脫離輪迴的束縛,甚至最低限度的「往生淨土」也無法成功。

5.      「菩提心」的「最正確」運用 -- 以「二智」適時及適當地糾正弟子的錯誤,也適時及適當地糾正佛法在弘播時,因「源遠流長、人為錯誤」而出現的偏差。不會因為害怕既得利益者的反抗或攻擊而放棄。因為最正確、最徹底的「菩提心」,保護「真正的佛法」,讓眾生不會輕則受到誤導而走冤枉路,重則因受影響而「心性偏離過大」,引至下墮投生。例如「性別歧視、只有男人才可以成佛、女性要變成男人才可以成佛」等等「心性偏離」的思維,都會因觸及龐大的惡性業力而令眾生下墮投生「金剛地獄」。(詳情請參看「蓮花海」第51,52期「智慧的修行方向」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一文。) 前往第51期 前往第52期

6.      十分嚴格 -- 若果嚴格,根本無法成功糾正弟子的「偏離心性」。得過且過而無準則的所謂慈悲,是一種誤人誤己的「愚痴、無智」。因此「如量師」會堅持要求犯戒的弟子,要徹底懺悔自己所律、所的「三眛耶:句」,以徹底清淨他們已污染了的「心識」。

7.      擁有獨特的獨立性 -- 這種「上師」不一定具有世襲式的傳承、或自小就被認定為「某上師的轉世」,也不一定是「出家」的。由於沒有「拘束性」的背景及制肘,這種「上師」會不顧自身的名譽及安危,適時及適當地糾正弟子及誤傳的佛法。這種「上師」非常有「理智、獨特的見解」,行事「如法、獨立、堅定、勇猛」,不喜歡「離法而隨波逐流」。「如理智」又名「根本智」;「如量智」又名「後得智」(見註解1 前 往 註 解 )。取名「後得智」的原因,是指諸佛菩薩可以藉「如理智/根本智」,進入一切境界或界別,根據環境而獲得一種「運用性、實用性」的智慧。這種智慧不是「根本或原有」存在的,而是經努力而獲的。例如:如果這種「如量師」是「在家」的,不是「出家」的,則這種「如量師」會更能「入世」地跟據現實環境而獲得及運用「後得智」,以便更「如量、稱量、有效」地扶助眾生修行。因此愈無「拘束性」背景及制肘的「如量師」,愈具獨立性。又例如:如果這種「如量師」是弘揚「密宗」的,在調教眾生或弟子的時候,會運用「密乘」的「內涵、方便」施教,例如以「密乘」獨有的「忿怒」相示現等等。雖然隨後得的環境而「別具一格、隨緣變化」,但必然是「如理、如量」的,不會是「無理、過量」的

具有以上七點特質的「上師」,必定是「如量師」。願意接受其帶引及糾正的弟子,必定可以脫離輪迴的束縛,甚至「成佛」,最低限度也可以「往生淨土」。而且會有不同的證據、徵兆顯示,願意接受其帶引及糾正的弟子,確實最低限度也能夠「往生淨土」。(詳情請參〔西方極樂世界中有女人嗎?〕及〔A Rare Real-life Case 一個有證人及充足描述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稀有真實個案〕光碟或到「敦珠佛學會」的Youtube電視台觀看。

http://www.youtube.com/user/DudjomBuddhist

國內視頻:http://i.youku.com/dudjom )

個案影片(粵語)   個案影片(國語)   證人親述影片  

原因是因為「如量師」,會以修持所獲的成就,包括「修、持、得、起智正觀想」等等修持之,有如出的甘露生及長自己及眾生的智命,令眾生因而有形、與無形之攝受及持。例如「如量如實的指引,可令眾生智慧生起,這是無形的攝受及護持。」、「弟子見上師而能心生皈依及安樂,這是有形的攝受及護持。」等等。這些有形、與無形之攝受及護持,可以協助眾生墮邪惡的境,也可以指示眾生避開道途之曲折,走入正之道,離開阻而行走容方便之道,無迂迴之路、無遲緩之行持,會進入疑問重重、恐慌亂迷途森定而迅地達的緣。這個「家」,就是「法界」。

 

一般人錯解「依法不依人」經文的意思

        由於「密宗」的修持方法,需要有「如量師」的指引,才可以快速成功。但眾生一直都不知道什麼叫做「如量師」,只聞其名而不知其涵義。也不理解「如量師」的特質,以往也從來無人詳細解釋過,什麼叫做「如量師」。由於眾生不懂得分辨「真假上師」,經常受騙,這種「無知」,令「密宗」的「上師」制度,變得好像很混亂、很袐密似的。(詳情請參看「蓮花海」第34期【真假上師】一文) 前往第3期 前往第4期

加上「顯教」的人,又誤解「密宗」的依止「上師」之法是錯的,並以「依法不依人」,斷章取義地否定「上師」的存在價值。(詳情請參看「蓮花海」第15期【真假「傳承」及其相關意義()】一文,內有「依法不依人」的真正意義及詳細的解釋。前往有關內容 )

究竟那些對「法性」及「空性:非有非空」甚為理解的人,甚至有所證悟的人,例如上述具有「二智」的人,或者「佛」以「法性」作為教法向人解釋,那麼受法的眾生,可以依其講解來修行嗎?這又是否「依人」呢?可以「依止」這些具有「二智」「人」嗎?

釋迦牟尼佛在《大般涅槃經》卷第六作出答覆,見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如來性品」第四之三[0401c02] ,佛說: 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法者。即是如來大般涅槃。一切佛法即是法性。是法性者即是如來。是故如來常住不變。若復有言如來無常。是人不知不見法性。若不知見是法性者不應依止。如上所說四人出世護持法者。應當證知而為依止。何以故。是人善解如來微密深奧藏故。能知如來常住不變。……. 依法者即是法性。不依人者即是聲聞。法性者即是如來。聲聞者即是有為。如來者。即是常住。有為者即是無常。…..

經文的意思是:【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是四種準則………..

1.       「依法」-- 依法者,即是「如來大般涅槃」。「如來大般涅槃」的意思是指「佛進入最圓滿及最徹底的寂滅」(maha-parinirvana),回復最原始的「法性」狀態。所以一切佛法的修持,都是為了回復「法性」。這個「法性」,即是「佛」(「佛」即「覺性」)。「佛/法性」是永恆存在的,不會變易的。因此「依法」的意思,就是止可以令眾生進入「大般涅槃:法界」的「如來:性」。簡單而言,「依法」即是「依止法性」的意思。「依法」並不是指「依止能夠令你成佛的方法」。例如有人用渡人過河的木筏過河,上岸之後,就會離開木筏,不會背著木筏在陸上行走。因此所有修行人,都不可執著能夠令你成佛的方法,更加不可執著任何不能夠令你成佛的方法,否則反而被這些方法所拖累,無法進入「一元的法界」而「成佛」。因此只可以依止「一元的法性」,不可以依止任何的方法。《金剛經》有云:【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2.       「不可依的人」-- 若果有人說,「佛」是無常的,則這個人既不了解,亦不悟見「法性」。若果不了解、不悟見「法性」的人,是不可以及不應該「依止」的(即是不可以跟隨他的教導來修行)

3.       「可依的人」-- 能夠依照四種準則的人,即四種人,是可以「依止」的,四種準則分別是:

(1)     依義不依語 -- 意思是修行人應以「法性」乃「空性:非有非空」之真正理作為依歸,用以判斷一切教法及修行指引,是否正確。(請參看由「敦珠佛學會」出版之「空性:非有非空」DVD;或請到「敦珠佛學會」的Youtube電視台觀看。

http://www.youtube.com/user/DudjomBuddhist

國內視頻:http://i.youku.com/dudjom )

前往觀看 (粵語版)    前往觀看 (國語版)

    「法性」又名「自性、本性、佛性」,是眾生原本擁有的大能力,請參看「蓮花海」第四及五期「瀕死體驗的意義」一文,有關「法性」的詳細解釋。前往第4期 ) 任何教法及修行指引,若果偏離這個義理,都是不正確的。但「法性」乃「空性:非有非空」是一種大自然的真相、奥秘,亦是一種超科學的真理,並不容易理解,因此要以文字、語言等加以解釋。一旦由「人」作出解釋,若果此「人」並未實際證悟「法性」,所作出的文字及語言解釋,都有可能會出現偏差或者錯誤。跟隨者以偏差或錯誤的解釋作為修行依據,就會「差之毫釐,謬之千里」,永遠都無法回復「法性」而成佛。為了避免這些過患,釋迦牟尼佛訂下忠告,所有修行人都必須要真正「法性」的理修行,可以的解釋而修行

(2)     依智不依識 -- 智」指「心」原本擁有的「光明覺性」,可與「法性」契合,令修行不離正確的「法性」之道。此「心」不會對事物起分別執著,稱為無分別智」。「識」指經常起分別的「妄想之心」,分「四識:色識、受識、想識、行識」(No. 397《大方等大集經》卷29 T13 p0205a),即種對於世間一切事物、感受、思想、行為的別能力。由於這「別能力」,受世間的誘惑,執著一切事物及感受而偏離「法性」,令修行人無法回復「法性」而成佛。因此釋迦牟尼佛訂下忠告,所有修行人都必須要「無分別」而修行,可以「妄想分別之心」而修行。

(3)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 釋迦牟尼佛在教化無量眾生時,為了配合各種不同的理解能力及程度,有一些《經》會引用未達究竟(徹底)之權宜教授及譬喻,避談「法性」令眾生容易明白及生起信心,稱為「不了義經」。有一些《經》則用究竟之「法性」教授,直接指引修持到徹底究竟之地,稱為「了義」。由於「不了義經」不談「空性:非有非空」,令跟隨此等《經》修學的人無法回復「法性」而成佛,因此釋迦牟尼佛訂下忠告,所有修行人都必須要「了義經」而修行,可以「不了義經」而修行。

(4)     依法不依人 -- 「法」即「法性」,依「空性:非有非空」為真正之義理。「人」指所有不懂「法性」的人,包括所有以「不了義」的方法解釋佛法的「佛」,都是不可依的「人」(經文原文及詳情請參看「蓮花海」第15期,【真假「傳承」及其相關意義() 】一文。前往有關內容 )

但護持「出世間法」的這四種人,即懂得上述「四依四不依準則」的四種人,應該是由悟而了「法性」的人,這些人可以成為「可依止的人」。為什麼呢?因為這些人善於理解「佛」的甚深微妙奥義、及「法」之寶藏,這些人知道「法性」(即「佛」)常住不變的。……. 依「法」的意思即是依「法性」,不依「人」的意思即是不依「聲聞」(「小乘」的教法) 。「法性」即是「佛」,「聲聞」即是「有為法」。「佛」即是「常住」(永恆不變) ,而「有為法」即是「無常」(經常變遷) …..

 

如何尋找真正的「上師」或「皈依的對象」

跟據上述經文,釋迦牟尼佛說的「依法不依人」是指「不要依止不懂法性的人」,而並非指「所有的人」。因此「顯教」的人是曲解了佛法,錯誤地解釋「依法不依人」的經文意思。

須知一般的人及教育,都要由老師指引,更可況是高深的佛法、「成佛之道」呢?「顯教」這種否定「上師」的行為,是一種「鴕鳥政策、因噎廢食、斷章取義」的心態,令「密宗」的「上師」制度,變得更加袐密似的。因此「師資善巧」,在「次第密」中,被列為「密」的意義之一。【「次第密」分五。甲、境善巧;乙、對治善巧;丙、時劫善巧;丁、資糧善巧;戊、師資善巧。

坊間的一切眾生,都以為尋找「真正上師」的準則,是這位「上師」是否擁有真正的「傳承」。以為凡有真正「傳承」的「上師」,就有「保證」,可以皈依。這是一種錯誤及無知的想法。

若果這些有真正「傳承」的「上師」,不懂得解釋「法性」,不帶引弟子修持「法性」,則即使他/她有真正「傳承」的認可,都無資格做「上師」。根據上述釋迦牟尼佛的指引,眾生不可以皈依這些人。

因此尋找「真正上師」的準則,不單只看他/她有否真正「傳承」的認可,更要看他/她能否解釋「法性」,帶引弟子修持「法性」。無論是「顯教」或「密宗」,「法性的理解與修持」,才是「尋、尋皈依處、尋皈依」的「指南針、關鍵位」。若果要尋找「如量師」,以獲得〔必定可以脫離輪迴的束縛,甚至「成佛」,最低限度也可以「往生淨土」〕的效果,要求就更加高了。而這些要求,是雙方的,不是單方面的。

 

即使尋得「如量師」,而「如量師」也因為「有教無類」而接受你的皈依。最終仍然要看是否願意接受、是否有能耐接受、是否有質素接受「如量師」所訂定的嚴格調教方法因為「修行」並非一種「神通的加持」,而是「心的訓練、法性回復的教育」,是一種「持續性的教育與修行」,直至「成佛」。因此若果「要保證成功」,就一定要「嚴格」,也一定要「雙方都具有:意願、能耐、質素」。

因此能夠成為「如量師」的弟子,必定受持「菩薩戒」,否則無法修持「如量師」所傳授的「法性」修行方法。那些能夠一直受教於「如量師」而無「退轉」的弟子,也一定是有「意願、能耐、質素」的弟子。這種雙方都具有質素及保證的現象,只會出現在「如量師」的道埸及教化之下。

在「藏傳佛教」的「紅教」中,最高階層的「教法、修持」,名為「大圓滿」,內涵全部都是有關「法性」的教授。其特點不單是對「法性」的講解、理解,更加有一套獨特的「法性修持法」,來協助「法性」的回復。由於在「法性」的修持上更為圓滿,因而被稱為「大圓滿」。「藏傳佛教」的始祖蓮師,對於「法性」的修持,有很獨到的見解詳情請參看「蓮花海」第52期,「修行重點與偏差(4.18) 」一文。 前往有關內容

但有一些修行人,以為修持「大圓滿」的「法性」,不執持任何事物,就等於「無戒、無拘束」,因而在行為上「瘋瘋癲癲」的。一些不懂得「真正佛法」的人,都誤以為這些「瘋瘋癲癲的行為」是「法性」流露的一種行為,認為這些人是「大修行人、高人」,這是一種「錯誤的見解」

懂得「真正佛法」的修行人,懂得「法性」的修行人,一定具有「法性的特有智慧:如理智、如量智」。具有這兩種智慧的人,在行為上一定是「如理、如量」的,不會「無理、過量」的。因此你不會見到任何的佛菩薩,在行為上是「瘋瘋癲癲」的。只有那些「誤解法性、曲解法性、錯誤修持法性」的人,在行為上才會是「瘋瘋癲癲」的。即使這些人能顯露一些「異能、神通」,也不代表他們是懂得「法性」的修行人。根據上述的經文,這些人,因為不懂得「法性」的真正意義,因此不可以被視為「皈依」的對象

有些「假上師」,以修持「法性」作為理由來解釋自己錯誤的行為,例如以「雙身法、快速成就法」等,藉此騙財騙色,這些都是一種「欺世盜名、自欺欺人」的行為,千萬要切記,絕對不要皈依這些人。如果已經皈依了,必須立刻離開,否則下場悲慘。由於「磁場」的影響,跟隨這些人,必定會下墮投生「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因此無論是「顯教」或「密宗」,都要小心選擇「皈依的對象」

 

沒有「出家」的修行人算不算是「僧寶」呢?

現今很多人都對「僧寳」有所誤解,例如未有「出家」的修行人,不應該名為「僧人」;不持素的修行人,不應該名為「僧人」;有妻兒的修行人,不應該名為「僧人」;沒有穿著僧袍的修行人,不應該名為「僧人」;沒有剃頭的修行人,不應該名為「僧人」等等,都是一些不明白「僧寳」的功用何在、「僧寳」的義理何在、什麼才是真正的佛法的一種片面理解。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卷第二,報恩品第二之上,釋迦牟尼佛開示[0299b11] 善男子。世出世有三種僧。一菩薩僧。二聲聞僧。三凡夫僧。文殊師利及彌勒等是菩薩僧。如舍利弗目犍連等。是聲聞僧。若有成就別解脫戒真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見。能廣為他演說開示眾聖道法利樂眾生。名凡夫僧。雖未能得無漏戒定及慧解脫。而供養者獲無量福。如是三種名真福田僧。復有一類名福田僧。於佛舍利及佛形像。并諸法僧聖所制戒深生敬信。自無邪見令他亦然。能宣正法讚歎一乘。深信因果常發善願。隨其過犯悔除業障。當知是人信三寶力。勝諸外道百千萬倍。亦勝四種轉輪聖王。何況餘類一切眾生。如欝金華雖然萎悴。猶勝一切諸雜類華。正見比丘亦復如是。勝餘眾生百千萬倍。雖毀禁戒不壞正見。以是因緣名福田僧。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供養如是福田僧者。所得福德無有窮盡。供養前三真實僧寶。所獲功德正等無異。如是四類聖凡僧寶。利樂有情恒無暫捨。是名僧寶不思議恩。】

白話文譯:【各位具善念的人。世間、出世間之中有三種僧:

1.  菩薩僧 -- 文殊師利菩薩及彌勒等等菩薩,是「菩薩僧」。凡受「菩薩戒」的修行人,並且以「菩提心」(「菩提心」即「法性/覺性」,並非指一般的行善之心。) 作為修持主題的修行人,均為「菩薩僧」。由於受持「菩薩戒」的人主修「法性」,因此即使死亡,其「戒體:法性的其中一種特性」,仍然可以隨此尚未「成佛」的眾生投生,令此眾生可以保持「覺性不失」,繼續修行。因此「菩薩戒」是所有「戒律」中,「唯一」可保永久不失的「永恆光明戒律」,可令修行人得到「永恆的保護」釋迦牟尼佛在《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的〈大眾受學品〉第七T24n1485_p1021b21(11) 開示:【一切菩薩凡聖,盡心為。是故心亦盡,戒亦盡,心無盡故(即「法性」無盡),戒亦無盡。(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二十四冊 No. 1485《菩薩瓔珞本業經》CBETA 電子佛典 V1.16 普及版。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24/1485_002.htm )

    釋迦牟尼佛並就「菩薩戒」的「戒體」之「得與捨」,加以說明:【故知菩薩戒有受法而無捨法。有犯不失,盡未來際(指「永恆」不失)】因此受持「菩薩戒」的「菩薩僧」,若果修持「法性」,能夠以言語講解、或以文字寫出「真正佛法:法性」,就可以向他們「皈依」。但若果只受持「菩薩戒」而不修持「法性」的人,跟據「依法不依人」,仍然不可以向其「皈依」,因為不修持「法性」的人,無法徹底證知「法性」的真正意義,並不屬於「菩薩僧」。若果說自己修持「法性」,但又不能夠以言語講解、或以文字寫出「真正佛法:法性」的人,由於無法證明他懂得「真正佛法:法性」,跟據「依法不依人」,仍然不可以向其「皈依」

2.  聲聞僧 -- 如舍利弗、目犍連等等直接聽聞佛的說法而修習小乘教法的修行人,是「聲聞僧」。由於「聲聞僧」不受持「菩薩戒」,並非修持「法性」的人,跟據「依法不依人」,因此不可以向他們「皈依」。

3. 凡夫僧 -- 若果有成功守持「別解脫戒」真正善凡夫(「別解脫戒」見註解5 前 往 註 解 ),未有受持「菩薩戒」,但具足一切正見(不會誤導眾生) ,能夠廣泛地為眾生演說及開示眾多的聖潔法要及修行之道以利益及給予眾生快樂,名為「凡夫僧」。由於「別解脫戒」包括「出家比丘」,即「出家」修行的人所受的「具足戒」,因此即使「出家」的修行人,若果未有受持「菩薩戒」,都只屬於「凡夫僧」,不能稱為「菩薩僧」,也並非修持「法性」的人,跟據「依法不依人」,不可以向他們「皈依」。因為修持「法性」的人,必須受持「菩薩戒」。因此不要以為凡是「出家」的修行人,就可以向他們「皈依」。

雖然這些「僧」仍未能獲得「無漏:無〝貪嗔痴〞煩惱」的「戒律、定境、智慧」這「三增上學」的解脫(指仍未「成佛」),然而供養這些僧眾的人,可以獲得無量的福報。故此以上這三種「僧」,皆名為真福田僧正可以供養他們就能種出福德、猶如福田人」。也有另一類的「福田僧」

4.  另類的「福田僧」-- (指未有受持「菩薩戒」、「別解脫戒」的人,但全部符合下列五點的人,才算是另類的「福田僧」。)

1.     向「佛舍利、佛形像、諸法僧聖所制訂的深生敬信的人。

2.     自身並無「邪見」,更可以令他人也無「邪見」的人。「邪見」指與「法性」相反、相違背、或偏離的見解。

3.     能宣說正確的佛法及教法,讚歎一乘佛法的人。(「一乘」即「佛乘」,凡修持「法性」的,都屬於「佛乘」,最終可以令眾生「成佛」。見註解2 前 往 註 解 )

4.     深信因果、經常發出善願的人。

5.     能隨著自身的過患、毀犯戒律而生起深切猛厲的懺悔及清除業障的人。

當知符合以上五點的人因深信「三寶:佛、法、僧」之力,而比諸外道優勝百千萬倍。亦比四種轉輪聖王優勝(按此到「四種轉輪聖王」註解4 前 往 註 解 ),更何況是其餘的一切眾生呢?就如欝金香花雖然已經頹
萎悴謝,仍然比一切諸種雜類的花優勝。「正見的比丘」也是一樣,比其餘的眾生優勝百千萬倍,即使他們毀犯了「禁戒」(按此到「禁戒」的註解3 前 往 註 解 ),但只要他們不壞「正見」(若其見解有歪離、偏差、錯誤,則屬於「有壞正見」,就不能成為另類的「福田僧」),仍然可以隨著這些因緣而名為「福田僧」。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供養這些「福田僧」,他們所得到的福德是無有窮盡的,與供養前三種「真福田僧」所獲得的功德等無異。如是這四類聖凡僧寶,利益及安樂一切有情,恒常而
無有暫時的捨離,因此名為「僧寶不思議恩」。】

由於眾生被困在不斷「又生又死的輪廻苦海」之中,只有「佛法」的真正義理,才能徹底地救助他們。因此凡「持有佛法的正見」的人,都將會是「能夠救助眾生」的人。這些「能夠救助眾生」的人,能夠成功地救助眾生的原因在於他們內在地「持有佛法的正見」,而並非他們的僧袍裝扮、被公認的地位、持素的功德、出家的尊嚴,所有這些外在的因素。

因此釋迦牟尼佛在此段解譯「何謂僧寶」的開示中,不斷地重複着「不壞正見」的重點。釋迦牟尼佛甚至明確地强調,即使這些僧人破犯「禁戒」,但只要他們「不壞正見」,仍然是可以因供養他們而產生福德的「福田僧」,而所種出的福德,與向上述前三種的「真福田僧」種出的福德一樣,並無任何分別或差異。由此而知,唯一不可或缺的條件是:「不壞正見:不壞法性見」       

而那些外在的因素,如:僧袍的裝扮、被公認的地位、持素的功德、出家的尊嚴,是較為容易地令一般眾生「生起信心」的行為。但「信心」若果只建基於這些流於表面的現象,而並非產生於對佛法內涵的真正見解,這種浮沙般的「信心」,將無法抵敵「業力」的殘酷踐踏,也無法生起自我保護的能力。這些眾生將會很快地因種種的逆緣,再次迷失在漫長的愚痴及迷惘的痛苦之中。

眾生若果能夠在內心深處生起對佛法內涵的真正見解,內心的一種無堅不摧的「堅定信心」就會不斷地增強,足以保護他們渡過大大小小「業力」的摧磨,跨越生死苦海而獲得真正的自由解脫。這是一種「心」的解脫,而並非外形的改變,因此只有「佛法的正見」才足以令「心」獲得解脫,而並非依靠外在的「裝扮、地位、持素、出家」等種種因素而可以達到的。這些行為,都並非脫離輪廻苦海的關鍵,只能算是一種助力(「助緣」),不是主力(「主因」)

 

「皈依三寶」中的「僧寶」是指那一些「僧」

前三種僧為「真福田僧」,與另類「福田僧」的主要分別在於其修行、受戒程度的深淺有別,因此在脫離輪廻的速度上會各有分別,但由於他們都具有同樣的「正見」,故此在「引導眾生獲得某些正見」方面的功德是一樣的。

也因此,釋迦牟尼佛告誡眾生,不要因為自己的無知、誤解,而錯失對這些「僧寶」的尊敬和供養。「確的解」可以令人遠離迷信,尤其要對治現今的「對〝加持〞的迷信、只求〝外在〞不求〝內在〞的種種迷信」。「確的解」包括要「知世法〝無常〞、深信因果」,了解「真正的加持」並非一種外在的神祕力量,而是「將確的在心上而之以對治迷失」,因此對「法性」的了解及修持,才是「真正的〝加持〞」,這是作為「佛寶」及「法寶」繼承人的「僧寶」,所要肩負上的最大責任,也是被釋迦牟尼佛冠上「僧寶」之名的原因。

很多人都迷戀、迷信於神祕的力量而忽視「深信因果、法性」,引至邪見不斷,無法護持已獲得的正見。以為神祕的力量可以改變因果,也因此而「撥無因果」。「僧寳」的功能就是再次向這些眾生入「正見」,而眾生能否進一步守加入的「正見」,就有賴眾生的自己努力了。

因此「僧寶」可以說是「佛寳」與「法寳」的重要橋樑,令「佛寳」留下來的「法寳」得以被理解及延續下去。因此「僧寶」是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關鍵寳物。「僧寶」能夠「續佛慧命、燃佛心燈」。「慧命與心燈」都是指「正見」。沒有「僧寶」,「法寳」難以綻放其應有的光采。有了「僧寶」,「佛寳」與「法寳」才不至 於被時代的洪流所煙沒,無人能識。

「僧寶」可以指導「正見」,開啟眾生的「智慧」,救助眾生於苦海之中。反過來說,即使身穿僧袍、出家、持素,但若果宣說邪見,或錯誤解說一些見解,與「正見」背道而馳或偏離,這些人都不能夠算是「僧寶」。因為他們的邪見或錯誤的見解,將會令眾生更深度的沉淪於輪廻的苦海之中,例如那些渲染神通的人。要判斷此等人是否屬於「僧寶」,關鍵在於其見解是否屬於「正見」,而並非任何其他的因素。這些具「正見」的「僧寶」,跟據上述經文,可以成為「福田」,接受「供養」。

而具有那一些「正見」的「僧寶」,才可以不單成為「福田」,接受「供養」,還可以接受「皈依」呢?這些「正見」就是指:能夠解釋正確的「法性」,帶引弟子修持正確的「法性」的人,就是可以接受「皈依」的人。跟據上述釋迦牟尼佛對「依法不依人」的指示,具有這些「正見」的人,才可以向其「皈依」。

因此「皈依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當中的「佛」,是指教授「了義經:法性」的「佛」,才可以「皈依」。當中的「法」,是指「了義法:性」的「法」,才可以「皈依」。當中的「僧」,是指教授「了義經:法性」的「僧」,才可以「皈依」。這種「僧」,就是可以教導你修行「法性」的「上師」。其餘的「僧」,只可以向其供養,屬於「福田僧」,但不可以向其「皈依」,因為跟據「依法不依人」,他們無法帶引你回復「法性」而「成佛」。因此,「顯教」的人,以後也不要再用「依法不依人」來攻擊「密宗」的「真上師」或「上師」的存在。否則就是「謗佛、謗法」,也突顯自己的「佛法水準不足」。

而那些只會傳出大量「灌頂」以作弘法,但講解或著述「法性」就少之又少、甚至沒有講解或著述「法性」的「密宗上師」,即使擁有大銜頭或某某大修行人的轉世身份,但跟據「依法不依人」,眾生仍然不可以向其「皈依」,有待觀察及證實。因此「密宗」的弘法者若果不想被人以「依法不依人」來攻擊,就必須有真正的佛法根基及功力,向世人顯示其本人對「法性」的理解及修持程度,以正視聽及確立其可以接受他人「皈依」的資格   

 

 

返回頁首  

1.   二智:

華嚴宗多通用如理、如量法相宗通用根本、後得天台宗通用權智、實智

返回原處   返回頁首   返回皈依頁面

 

2.   「一乘」:

出自《妙法蓮花經》:「一乘」的意思指「佛乘」。佛說「一乘」之法,為令眾生依此修行,出離生死苦海,運載彼等至湼槃彼岸。「佛乘」主修「法性」

返回原處   返回頁首   返回皈依頁面

 

3.   「禁戒」:

出自《五苦章句經》:指佛說經,及制定諸「禁戒」,令一切眾生能攝持「身口意」業,清淨不犯,即能超脫三惡趣(指畜生、餓鬼、地獄)苦,是為「禁戒」。

返回原處   返回頁首   返回皈依頁面

 

4.   四種轉輪聖王:

簡稱轉輪王,或輪王,為世間第一有福之人,於人壽八萬四千歲時出現,統轄四天下。有四種福報:

一、大富,珍寶、財物、田宅等眾多,為天下第一;

二、形貌莊嚴端正,具三十二相;

三、身體健康無病,安穩快樂;

四、壽命長遠,為天下第一。

轉輪王出現時,天下太平,人民安樂,沒有天災人禍。此乃由過去生中,多修福業,可惜不修出世慧業,所以僅成統治世界有福報之大王,卻不能修行悟道證果。參考輪王條。

[轉自【佛學常見辭彙】]

返回原處   返回頁首   返回皈依頁面

 

5.     「別解脫戒」:

又名「別解脫律儀」,梵文為「波羅提木叉」(梵文:  Prātimoka; 巴利文: Pāṭimokkha) ,為欲界之戒。「別解脫戒」共有八聚,分別是:

(1)  「比丘戒」,乃出家比丘 (Bhikshu) 受「近圓戒」(梵文:upa-sajpanna,巴利文:upasampanna,音譯「鄔婆三鉢那」),又名「具足戒」,因而受持二百五十三條戒律。

(2)  「比丘尼戒」,乃出家比丘尼 (Bhikshuni) 受「近圓戒」,又名「具足戒」,因而受持三百六十四條戒律。

(3)  「沙彌戒」,乃初出家的沙彌僧 (Sramanera) 所需遵守的十條、十三條、或三十六條戒律。

(4)  「沙彌尼戒」,乃初出家的沙彌尼 (Sramanerika) 所需遵守的十條、十三條、或三十六條戒律。

(5)  「式叉摩尼戎」,乃已出家的式叉摩尼 (Siksamana),又名「正學女」,除要守持「沙彌尼戒」外,另外還要遵守十二條戒律。

(6)  「優婆塞戒」,乃在家之男居士 (優婆塞 Upasak) 所受持的五條戒律。

(7)  「優婆夷戒」,乃在家之女居士 (優婆夷 Upasika) 所受持的五條戒律。

(8)  「近住戒」(Upavasika),又名「長淨戒」或「八關齋戒」 (Astāvga-samanvāgatopavāsa)是於一日一夜中守持的八律,屬於暫時性的戒律。 

以上之 (1) (7),乃七種長期性受持的戒律,第八種為暫時性受持的戒律。因此有些人認為第八種不應該被列入「別解脫戒」之中。剔除第八種「近住戒」之後,「別解脫戒」又名「七眾戒」,是指各「別」種類的學佛「七眾弟子」,因應自身所處及屬於之分「別」位置,而受持各自能得到解脫之戒律,因此又名為「別別解脫」,即「各不同種類的人,能夠依各不同的戒律而得到解脫」之意思。而(1) (5),乃屬於出家人之戒律;而 (6) (8),乃屬於在家白衣之戒律。

在小乘的說一切有部,認為「別解脫律儀」,是以「無表色」為「戒體」。據有部所示,身業、與口業,都將之作為「無表色」的色法(物質)。這種「無表色」在小乘戒,是以盡形壽為期(一期生命)而受戒,故而「戒體」的存續是直到命終為止。因此於命終的同時,「戒體」亦告消滅。故此,在小乘戒方面,當受戒時,是限定於盡形壽為期的時間而受戒,所以二百五十戒,亦被稱作「盡形壽戒」

相對在大乘戒方面,則是主張一旦接受了「菩薩戒」,則永久不失,從而提倡「一得永不失」的「戒體」說。大乘的「心法戒體說」,是基於《菩薩瓔珞本業經》之說。另依「佛性」思想的影響,大乘的「戒體」,是被當作「自性清淨心」的「佛性」,這種「佛性」是通於世世存續的。因此,一經受戒,直至證得佛果,都不會喪失的。

返回原處   返回皈依頁面   返回頁首   留下通訊1